旺報【記者盧虹╱台北報導】

二十一世紀基金會22日於台北舉辦「2016新國會、新政局立法暨憲政座談會」,邀學者討論國會改革、憲政議題,座談會由基金會執行董事高思博、《中國時報》總主筆戎撫天共同主持。與會學者咸認,當前國會改革的目標是要消除民粹主義,脫掉立委身上意識形態的夾克溶脂雷射,國會運作要跟憲法體制契合。

座談會討混合機論包括國會議事程序可能的改變、議長中立化、多數黨組閣、閣揆同意權等4項議題。

主持人戎撫天總主筆總結指出,以目前的政治現實來看,台灣正在走向絕對的總統制,距離法國式偏內閣制的雙首長制更遠,包括議長中立化等國會改革議題,應放在此架構下思考;未來4個月的過渡期,目前的憲政上的確是非常的困難。他也提出預警,未來4個月全球面對的金融與經濟風險極大,國際上在做空港幣,人民幣匯率暴跌,台灣需要做好應變的準備,在這一點上,民進黨恐怕要更操心一點。

主辦單位指出,此次大選是中華民國遷台以來,首次國會的政黨輪替,此次民進黨非但是國會第一大黨,更是實質掌握國會多數,究竟將對政局產生何種影響,值得學界深究。

針對民進黨新國會改革宣言,與會學者稱,議長中立化將是民進黨一個重要方向,但議長中立與否並不是當前國會運作弊病的癥結,國會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消除民粹及意識形態對國會的影響。

「把夾克脫掉!」文化大學法律系李復甸教授認為,國會必須徹底撤除意識形態的影響,首先就要脫掉每位立委身上那件代表立場的夾克。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廖義銘教授認為,國會改革的目標,應該是消除民粹主義。他說,依據高雄經驗,現在議事上民粹橫行,對少數聲音完全不容許,多數決竟壓抑一般性原則高雄網站設計

中央研究院吳重禮教授說,民進黨提出的國會改革包括議長中立化、委員會專業化等都是站在多數統治的角度,往多數統治的方向走,他擔心的是,一個社會裡多數未必正確,少數未必錯誤,從此之後,少數聲音會完全被淹沒。

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指出,自2012年起,為了反馬英九打敗國民黨,反對者在社會塑造出奇怪的觀念,例如多數統治是正常的,但國民黨動用黨紀就是干預國會違反民主。他奉勸即將執政的新總統與新團隊,要回到正常國家、正常憲政,不要再扭曲憲法了。B89F70DB7D616B36

arrow
arrow

    蔡莉琦助妹襖嚨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