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從貴在工作近13年的日商科技公司提出辭呈,準備轉行到農業,栽培他多年的公司總經理對他說:「你的腦袋燒去!」楊從貴則表示,「我的出發點不是農業,是生態。」楊從貴是台南市東區眷村第二代,他回想在台南人16歲的成年禮,送給自己的禮物是報名救國團登玉山活動,清晨攻頂時,「第一次體會天地之間人如此渺小」;在他被外派到蘇州設廠,看到工廠廢料汙染環境,腦中浮現玉山攻頂畫面,他說,「這是一種召喚,讓我不要當凶手。」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59年次的楊從貴說,自己是從生態開始認識農村,從小喜歡觀鳥,平原最接近看鳥的地方就是農田,也因此發覺慣行農業氾濫,導致飛鳥、鳴蛙、游魚快速消失,這讓他血液裡流的「環境與正義」發作,讓他即便被說「頭殼壞去」也要做友善大地的事情。「這麼說也許很八股,我是一個仗義直言的人。」身形瘦長的楊從貴說。在東海大學唸企管系大二那年,他發現有不肖業者在大度山的凹溝偷倒廢棄物,那時他沒想太多就去環保局舉發,他說,「舉發需要實名,當下也是會怕,但對的事情就該去做!」台語跟國語說得一樣「輪轉」的楊從貴,到農村後才開始學台語,一開始「很落漆」,伯母台語是「阿姆」,但他都說成「阿母」,有天一位伯母聽到後笑到不行,才告訴他真相「我賣呷你豆腐,叫我阿姆就好,免叫我阿母啦!」這幾年跟著太太一起吃環保素的楊從貴,坦承自己可以全心投入工作,甚至兩個孩子都在他不經意之下分別升上國中、高中,他最感謝的人是太太,當初太太聽他說要轉業,先是安靜3秒,台南酒店業經紀接著平靜的說,「去做吧,我又不是不認識你!」(中國時報)

混合機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衛生桶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});

}



483A700C33D197B1
arrow
arrow

    蔡莉琦助妹襖嚨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